4月18日,《光明日报》红船初心专刊整版刊发我校国际合作交流部教师胡青、陈旭峰、宋华健撰写的理论宣传文章《“人气村”聚合的古韵与生机——浙江省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培育乡村产业的探索实践》。
文章指出,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旺则乡村旺。义乌市李祖村从“水牛角村”到“和美村”“人气村”的蝶变,密码在于因地制宜挖掘和运用自身资源禀赋,走出了一条“盘活资源强基础、传承文化塑品牌、融合内外辟赛道”的乡村特色产业培育路径。如何更好地以产业创新赋能乡村振兴,李祖村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软硬结合”,优化乡村营商环境,“硬环境”筑基是乡村产业引入的“先手棋”,“软环境”提质是乡村产业长效运营的“稳定器”。坚持“古今贯通”,培育乡村特色品牌,其中传统文化是根基,现代创意是引擎。坚持“内外共生”,激发青年人才活力,李祖村通过发挥青年创客带动作用,促进本土人才资源开发,构建了内外联动、共生共荣的乡村人才发展新格局。
全文链接如下:
https://news.gmw.cn/2025-04/18/content_379732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