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提出,围绕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强化政治训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新时代高质量教育培训干部,高水平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首要任务是强化干部政治训练,教育引导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强化干部政治训练是培养造就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现实需要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如果丧失政治上的先进性,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就无从谈起。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快速推进,一个好干部需要拥有多种能力,其中排第一位的还是要具备过硬的政治能力。干部具备过硬的政治能力,自然就会有很强的看齐意识,更好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自觉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现实中个别党员、干部没有完全掌握从政治上科学分析和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什么是“国之大者”、如何落实政治要求政治规矩政治纪律、如何有效推动中央大政方针贯彻落实思考和研究不够。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干部政治训练抓得还不够紧、不够严。只有高质量抓好政治训练,才能为干部适应新时代要求、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强化政治训练是高质量开展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必须提高政治站位,针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确保新时代干部政治训练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强化干部政治训练必须明确培训内容,将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落到实处
政治训练的重点内容包括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两个方面。加强党的理论教育,重点是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引导广大干部学精悟透用好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组织干部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增强干部适应新时代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本领。多数政治训练课程都具有党性教育的元素,党性教育渗透在政治训练的全过程、各方面。干部政治训练中的党性教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为提高政治能力,必须把党章和党规党纪、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民主集中制、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等作为教学内容,让干部对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建设等内容有深刻认识,忠诚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保持政治本色,必须将“五史”作为教学内容,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滋养干部,教育引导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践行党的宗旨;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教育引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为提高品德修养,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政德、家庭家教家风以及警示教育等作为教学内容。
三、强化干部政治训练必须抓好重点对象,突出“关键少数”和年轻干部政治训练
从培训对象的角度看,强化干部政治训练,主要应聚焦“关键少数”和年轻干部发力。在干部队伍中,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全党全社会具有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突出“关键少数”政治训练,就是要立足岗位实际需求,全周期加强政治训练,全面提升政治素养、政治能力,助其更好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一把手”是“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强化“一把手”政治训练至关重要。要实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计划,帮助“一把手”锤炼过硬政治能力,切实当好“班长”,更好发挥“第一责任人”作用。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是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的结果。年轻干部充满朝气,代表着未来,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所在。加强年轻干部政治训练,关键是要帮助年轻干部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校准人生“坐标”。要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夯实理论功底,传承优良作风,拥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具备良好的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要实施年轻干部理想信念强化计划,根据不同成长阶段特点,用好用足各类资源,加强培训和锻炼力度,帮助年轻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四、强化干部政治训练必须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更好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干部政治训练特定的对象、目的要求,及其培训的社会技术条件的新变化,必然要求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体系。要充分发挥讲授式教学的通俗化、直接性优势,真正传好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授好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之业、解好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所遇之惑。各级领导干部不同于一般的学生,他们大多数不但实践经验丰富,而且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单纯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教学需要。要大力推行研究式教学,把学习过程中教师主导地位和学员主体地位结合起来,运用头脑风暴法、团队列名法、鱼骨刺图法、六副眼镜法等工具方法,推动教师研究式地教、干部研究式地学。还要广泛运用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师和干部平等交流过程中,实现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交融,进而激发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同的教学方法各有优劣,在干部政治训练中应当根据内容要求和干部特点灵活运用,切实提高干部政治训练效果。
五、强化干部政治训练必须创造有利条件,加大师资技术管理等服务保障力度
强化干部政治训练是一项政治性很强、专业性要求很高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师资、技术、管理等方面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才能为高质量开展干部政治训练提供有效的主体性力量。要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等方式培养造就更多名师大家,通过知识更新、实践锻炼等方法解决“先天不足”和经历阅历见识“倒挂”现象,通过“名师带徒”“名师工作室”等方式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坚持“干而论道”在领导干部、先进模范人物、优秀基层干部中遴选培养师资。因信息应用技术的发展,干部政治训练也必须及时变革创新。要加强数字技术在干部政治训练中的广泛运用,积极推动网络培训平台建设、网络培训课程建设、干部政治训练管理数字化等工作,引领干部政治训练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变革,有效保障“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良好的校风校纪是强化干部政治训练的重要保证,在干部政治训练中,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肃讲坛纪律,严肃培训期间党内政治生活,建立学风督查长效机制,大力弘扬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
(作者系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干部教育研究处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