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主体班次教学研究
新时代深化党性教育的“三个维度”
发布日期: 2024-07-10 16:10:09 来源: 潮新闻 作者: 严达乐

党性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属性,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新时代修好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和“心学”,关键要聚焦理论、情感、实践三个维度,铸牢党性教育根基,催化党性教育效果,养成党性教育习惯,不断提升党性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

一、聚焦理论之维,铸牢党性教育根基

理论强,才能方向明、人心齐、底气足。理论武装是党性教育最常见方法,也是最根本路径。一要系统掌握看家本领。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固本强基,做到入脑入心、知行合一。党校作为理论武装主阵地、党性锻炼大熔炉,要组织党校教师在体系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党的创新理论上下功夫,既要讲全讲准“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充分展现这一科学理论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还要讲深讲透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引导党员干部深刻把握蕴含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二要强化党史国史学习。加强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学习教育,用好历史这本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引导党员干部重温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感受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党的辉煌历程中汲取思想智慧、实践智慧和精神动力,为新时代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提供丰厚养分。三要增强规矩纪律意识。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党规党纪是对党章的延伸和具体化。党校要把党章党规党纪学习作为党性教育的基础内容,结合今年全党上下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活动,精心设计培训方案,安排培训课程,引导党员干部逐字逐句读党章、逐条逐段谈体会,并抓好《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党内法规的学习教育,使党员干部自觉尊崇党章、严守党纪、恪守党规,不断增强规矩纪律意识。

二、聚焦情感之维,催化党性教育效果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是情感的集合体,没有情感注入和唤醒的党性教育是难以触及灵魂的。唯有春风化雨般的情感滋润,才能更好地影响人、感染人、改变人,达到促进党员干部思想、态度和行为转变的目的。一是打造情理交融的专题课。一堂好的党课不仅仅是理论的灌输,还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理交融。正所谓:“情到理方至,情阻则理难通。”在党课讲授上,党校教师要将情感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充满感情地回顾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充满感情地总结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充满感情地阐述共产党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担当精神和伟大情怀,并讲清客观存在的历史局限性。无论是讲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还是讲授英雄的革命事迹,都要怀着炽热的情感,让党员干部感受到真理的力量、人格的力量、内心的力量,促进思想认识向积极方向转化和升华。二是打造触景生情的情境课。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升华的,特别是那些感人难忘的场景容易触动人心、产生涟漪。为此,党校要创新培训方式和手段,借助5D、VR、AR等技术化手段构建穿越时空、具有厚重历史感的大场景,打造以情景再现、互动模拟为主要方式的党性教育实境课堂,让党员干部在现场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革命先辈、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体悟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崇高品格,进而产生强烈的情感认同、理性思考和行动自觉。三是打造抒情达意的感悟课。党性教育效果如何?感悟是关键。要重视党性教育的情感表达,鼓励党员干部在抒发情感、表达感悟中净化心灵、升华境界。一方面,搭建“微党课”“学员讲堂”“支部论坛”等交流平台,引导党员干部交流党性感悟、碰撞思想火花、提升党性修养;另一方面,鼓励党员干部结合所学所见所思所感撰写党性教育体会文章,并在报刊杂志、网络媒体上发表。通过情感表达和感悟输出助推情感价值观重构,进而提升党性境界,坚定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

三、聚焦实践之维,养成党性教育习惯

党性修养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须把党性要求根植于心、付诸于行,做到以知促行、知行合一。刘少奇同志强调:“革命者要改造和提高自己,必须参加革命的实践,绝不能离开革命的实践。”实践是党性教育的必要途径,党员干部的党性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加强,也必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为此,党性教育要突出实践性的要求,创新形式、搭建载体,让党员干部接受党性锤炼,从感动一阵子升华为受用一辈子、行动一辈子。一是严抓党性分析。把党性分析作为锤炼党性、坚定党性的重要方式,深入实施“党性分析周”,围绕“如何做好党性分析”开展一次专题辅导、参观一次主题展馆、观看一次警示教育片、撰写一篇党性分析报告、举办一次结构化研讨、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等“六个一”系列活动,推动党性分析走深走实、见行见效。聘请相关专家领导指导党员干部进行党性分析,查摆自身不足,摸准问题症结,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举措,在不断自我检视、剖析、反思和整改中提升党性修养。二是严格党性锻炼。精心设计培训方案,综合运用体验式、实训式、研究式、行动学习法等方法,组织党员干部到革命旧居旧址重温革命历史、坚定理想信念,到经济社会发展现场聆听榜样故事,激发见贤思齐的内生动力,到廉政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到服务群众第一线接受深刻的实践洗礼和群众观教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三是开展自我教育。锤炼党性是共产党人终身的任务、一生的追求,光靠培训期间的党性教育是不够的,还要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养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习惯,进一步提高党性教育的持久力。既要“吾日三省吾身”,以严格的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各项制度和纪律,又要不断从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四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智慧,虚心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向先进人物学习,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作者系浙江省委党校干部教育研究处四级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