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立足高质量教育培训干部、高水平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坚持“课比天大”,持续迭代优化精品课培育机制,为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推进精品课培育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和重要遵循。
一是加强统筹指导,形成工作合力。浙江省委党校(行政学院)进一步加强与各市县党校、省级机关党校的协同联动,组织成立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精品课培育委员会,相关处室承担日常工作,负责统筹指导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精品课培育审核、宣传推广、资源共享等工作。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精品课培育工作按照自下而上、分层培育、逐级推荐、择优推广的方式进行。
二是结合现实需求,合理确定名额。为更好发挥精品课程对提升教学质量的牵引作用,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教学改革,根据县级党校(行政学校)分类建设、地市党校(行政学院)标杆示范创建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到市县党校、省级机关党校、省委党校分校等不同层级党校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适度增加精品课培育总名额,将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精品课培育总名额增加至36课。
三是贯彻《条例》精神,增加案例课程。学习贯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加强对案例教学和其他互动式教学的运用,进一步挖掘“八八战略”“千万工程”、新时代“枫桥经验”、义乌发展经验等浙江实践典型案例,首次增加案例课程的培育,省本级和各市推荐培育的课程必须有1门案例课程,案例课程单独分组培育,努力使一批精品案例课程脱颖而出。
四是落实改革要求,体现教研成果。持续深化“以教学为中心,教研咨宣育一体化”改革,坚持“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不仅注重申报课程的质量,还注重全面考察主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切实把优秀教师、优质课程遴选出来。培育课程的主讲教师须提供近两年主讲的课程及与该课程相关的科研成果及荣誉奖项,所在单位、推荐单位从政治纪律、学术含量、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审核把关。
五是强化重点环节,规范培育流程。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健全完善分层推荐、两轮盲审、结果公示等培育流程,真正把精品课程的培育过程作为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忠实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党校初心的过程,努力为“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更好发挥党校作用、作出党校贡献。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精品课培育名单产生之后,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持续做好入围培育名单的精品课打磨提质和推广应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