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 主体班次教学研究
从三个维度深刻把握党校基本培训
发布日期: 2024-12-10 07:31:49 来源: 浙江省委党校干部教育研究处 作者: 高玉飞 雷咸林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基本培训是指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具有基础性、主体性、牵引性的培训任务,是教育培训机构尤其是党校最重要的、必须要完成的培训任务党校承担着“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重要职责必须坚持党校姓党、质量立校,统筹推进教学、科研、咨政等各项工作,特别是要紧密结合新形势和新任务,从基本培训的科学内涵、基本培训体系建构和落实基本培训保障条件三个维度深刻把握党校基本培训

深刻把握党校基本培训的科学内涵

党校在开展基本培训时,既要做到“站位高”要做到“落点实”要站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的高度,积极构建全覆盖、分层次、多形式、精准化的基本培训工作体系要从培训理念、培训目标、培训要求、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方法等方面入手,全面落实基本培训的新要求。

充分认识政治统领、服务大局正确方向各级党校要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精准定位,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开展教育培训,尤其是要保持政治定力、防范政治风险,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充分认识分级分类、全面覆盖的内在要求。党校在开展基本培训时必须准确把握参训干部的实际需求,建立健全分级分类教育培训机制,合理安排培训班次,科学制定教学计划,精心选配优秀师资力量,以确保参训干部能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培训,进而实现基本培训的全面覆盖。

充分认识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活力之源党校在开展基本培训时,必须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干部教育培训规律,结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基本培训理念、实践、制度、方式的创新,以切实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时代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充分认识上下联动、共建共享鲜明特色党校在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时,树立“一盘棋”理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发挥党校系统的整体优势,构建上下联动、分级负责、共建共享的推进机制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发展、提质增效。

充分认识质量立校、从严治校基本遵循党校在开展基本培训时,必须把质量立校、从严治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执行最严格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教学标准、管理标准,大力弘扬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以充分发挥“不正之风‘净化器’、党性锻炼‘大熔炉’、全面从严治党‘风向标’的作用”。

运用系统思维建构党校基本培训体系

党校基本培训涉及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方法,它是一个有机整体。要运用系统思维方法,从基本培训体系建构的视野和高度,去认识构成基本培训的不同层面、不同组成部分,及其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明确党校基本培训的对象要求党校的班次主要包括进修班、培训班、理论研修班、专题研讨班和师资培训班等。党校要落实好基本培训任务,必须根据不同培训班次对象的特点,差异化制定教学计划,以切实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二是明确基本培训的重点对象。各级党校在开展基本培训的过程中,既要抓好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和优秀年轻干部的培训,还要切实抓好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以不断提升基本培训的覆盖面。党校在开展基本培训时,要精准把握培训对象的特殊需求和工作特点,科学设置中长期培训班与短期培训班的时间,以确保参训干部工作和培训“两不误、两促进”。既要根据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要求对培训计划作出整体安排,又要根据形势任务作出弹性安排,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第一时间进课堂。

明确党校基本培训的核心内容各级党校在落实基本培训任务时,必须严格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的要求,构建起完整的基本培训内容体系。各级党校在开展基本培训时,要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化、体系化研究阐释,真正把这一思想的总论、理论体系、系列重要论述等各项内容纳入党校核心课程建设之中,不断完善“总论+分论+专题+案例”的课程体系,确保该课程的比重达到总课时的较高比重。各级党校要制定全面从严治党能力培训教学大纲,优化完善党性教育核心课程体系,探索党性教育全周期全链条教育模式,重点开展政治能力、理想信念、党的宗旨、“五史”、革命传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党风廉政教育,突出党章和党规学习教育,强化政治忠诚教育,加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要把政绩观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要使接受党性教育的过程成为自我磨炼、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过程。要紧扣中央和地方重大决策部署和重大战略需求,创新运用模块化教育培训方法,积极推动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着力提升党员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要重点提高党员干部的“七种能力”,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优化讲授方式,帮助其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各级党校还要抓好通识教育和新知识新技能培训。

明确党校基本培训的方式方法党校基本培训的特定对象、特定目的要求,及其培训的社会技术条件的新变化,必然要求其建立起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基本培训方式方法体系。党校要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教学和管理数字化水平,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要有效运用“主课堂+分课堂”、线上线下融合、直播录播相结合等方式,加快各类应用场景创新迭代,推动好课程、好资源向基层延伸覆盖。加快“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建设运用“知识图谱”技术,系统建构干部教育培训“知识图谱”校在开展基本培训时,要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突出实践导向,倡导学员在“干中学、学中干”,把培训课堂拓展到工作一线、把一线实践融入培训课堂中去,以期使教育培训聚焦具体实践、贴近工作实际、融入业务实操。党校在开展基本培训时,要积极开展现场教学活动,重点是要加强现场教学标准化建设,如建立现场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和指标体系,落实现场教学点“建管用”主体责任,规范现场教学点管理,并及时开展教学测评、项目评价和综合评估等工作,以有效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党校基本培训要加大案例教学比重,把实践中鲜活生动的案例及时运用到教学过程中。要选取典型案例,把现实中的“矛盾冲突”带到课堂,引导学员深度参与教学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全方位加大党校基本培训的保障力度

各级党校要在加强组织领导、培育师资队伍、注重系统协作、促进资源共享、严肃校风校纪等方面协同发力,为高质量开展基本培训创造有利条件。

加强组织领导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主体责任,认真制定基本培训的具体方案或工作举措,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统筹协调推进,加强上级党校对下级党校工作的指导,要加强检查评估,将基本培训实施情况纳入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评定党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培育师资队伍党校要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基本培训质量的重要一环。要推进名师工程健全完善专职教师知识更新和实践锻炼制度不仅要实施“墩苗育苗工程”“引才工程”,而且要推广“名师带徒”等方式,利用“名师工作室”等平台,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

注重系统协作各级党校要抓好基本培训工作,必须加快建立跨层级、跨部门、跨领域的常态化协作机制,盘活整合系统内外的教学资源、组织资源、行业资源,确保各方力量在高质量教育培训干部中同题共答、同向共进。上下级党校要加强纵向联动,各级党校要联合有关部门,有效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以不断提升基本培训的质量。

促进资源共享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对于提升党校基本培训质量至关重要。各级党校要建立健全党校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课程库、案例库,探索建立党校系统课程合作开发机制,组建跨级课程研发团队,健全专题课程、案例课程集中攻关、集体备课、协同推进机制。干部培训教材是传播科学理论和现代知识的重要工具。为此,各级党校要注重开发适应干部履职需要和学习特点的培训教材、知识读本,定期推送典型案例。

严肃校风校纪党校在开展基本培训时,要坚持把从严治党要求和从严治校方针结合起来,坚持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把校风建设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教育党员干部严格遵守校规校纪。管理严格的集中式教育培训过程本身也是增强党性、锤炼心志的过程,是保证学习质量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