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党校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培训的主渠道,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和重要智库,建设“零碳”党校不仅是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提升党校教育质量和形象、培养高素质干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舟山市委党校持续开展节能降碳行动,不断构建完善低碳、环保、可持续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引导广大学员和教职工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学校先后获得“舟山市园林式单位”、“浙江省园林式单位”、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国家级“节约型机关”、全省党校系统首批三星级绿色学校、“零碳”党校等称号。
制定“零碳”规划,明确目标路径。学校高度重视“零碳”党校建设工作,将该项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挂图作战任务清单。按照省委党校起草的《党校“零碳”管理与评价规范》(T/ZIJGSW0004—2023)团体标准要求,制定了《“零碳”党校认证工作实施方案》,将贯标任务逐项细化,明确具体实施路径,落实分管领导和责任部门,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根据省、市“十四五”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规划要求,以2022年能源、水资源、清洁能源消费以及碳排放为基数,设定2024年阶段性目标为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1%、人均综合能耗下降1.2%,人均用水量下降1.4%,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下降1.4%,实现2022年以来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指标“四连降”目标。
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绿能比重。能源结构优化是实现“零碳”目标的关键,学校与国网能源开展合作,在全省党校系统率先引入太阳能发电项目,提高可再生清洁能源占学校用能的比重。由642块标准功率565Wp单晶硅光伏组件构成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利用党校行政楼、体育馆、综合楼等屋顶安装光伏面积3500㎡,总装机容量362kWp。采取“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的并网模式,日均发电量1200kWh,累计收益超35万元,年减排二氧化碳超500吨。校园主干道共安装太阳能储能路灯74套,全部实现零碳绿电照明,每年节省电量近10000kWh。今年,学校又斥资新建8台AC220V-7KW充电桩,不仅解决了教职工和学员新能源车的充电难问题,也有效提高了车辆使用清洁能源的比率。
开展渗透教学,建设生态智库。学校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双碳”战略等作为教学、科研、咨政的重要内容,为推动全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和绿色智库建设贡献力量。优化教学设计,多形式多途径将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等理念渗入教育教学活动,通过举办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及“双碳”工作专题培训班,在各类班次中以专题辅导、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形式开展节能降碳相关专题授课。开展生态文明沉浸式现场教学,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双碳”理念,精心打造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现场教学基地,开展“巡游低碳乡村,探索乡村振兴”主题现场教学,将乡村绿色实践纳入各类班次统筹安排。近两年学校教师开展相关调研立项课题20余项,多项理论成果公开发表或被决策采纳。如《“绿色发展看舟山”模式探析及未来展望》《舟山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赜索隐》《新科技新观念重构海洋渔业碳汇发展新思路》等一批咨政成果受到市领导批示肯定;《舟山蓝碳经济发展:基础、障碍与路径》、《海岸带城市气候适应性时空评价及治理路径研究——基于适应性循环理论与PSR-SES框架》分获2023年、2024年全省党校系统理论研讨会征文二等奖。
实施绿色改造,提升建筑能效。学校对校园内的老旧建筑分步实施了绿色建筑改造,包括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屋顶治漏保温、加装节能门窗等措施。同时,在不扩大财政刚性资金保障规模的基础上,采用利旧换新的方式,分区分批更新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如走廊、楼梯间、门厅等场所的照明采用雷达感应控制、声光感应控制和定时器等多种智能控制措施和高效空调系统等,有效降低了建筑能耗。此外,学校还十分注重建筑的智能化管理,在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专项经费保障下,实施了水、电三级能耗监控管理系统建设,通过智能化手段对资源能源使用进行监测和控制,实现了对建筑能耗的实时监测调节和资源能源的高效集约利用。
垃圾分类处置,资源循环利用。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将可回收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了垃圾的产生和处理过程中的碳排放。在历次校园提升改造工程中,充分利用地形、高差等条件因地制宜融入海绵校园元素,建成“消防水池+景观河道+灌溉系统”的立体式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通过1000m³消防水池收集屋面雨水,景观河道收集下水道雨水,灌溉系统抽取河水用于绿化灌溉,形成消防池溢水、渗透净化的部分灌溉用水返回河道的闭环系统,极大提高了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同时,学校鼓励教职工和学员参与资源循环利用活动,如倡导不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自带水杯、光瓶光盘行动等,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垃圾的产生。
示范宣传引导,营造绿色氛围。充分利用党校的教育资源和平台优势,积极开展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数智党校+低碳管理”智慧运行模式,探索构建对能源资源消费和节能降碳潜力以及碳减排行为的可感知、可量化、可评价体系。开发绿色出行场景应用,通过入校道闸人脸识别系统对绿色出行的教职工及学员予以记录并赋分,探索积分兑换奖励的碳普惠机制。建成数智食堂应用,教职工可提前一天以上通过移动端订餐,实现后厨合理制定食材采购烹饪计划,有效减少餐饮浪费。倡导全体教职工及学员积极践行一公里内步行,三公里内骑车,五公里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一三五”出行方案。通过校园文化墙、宣传海报、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宣传“零碳”党校建设的进展情况,营造了浓厚的绿色文化氛围。
展望未来,舟山市委党校将继续深化节能降碳工作,不断探索创新实践模式和方法,将节能降碳与党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打造更加绿色、低碳、环保的校园环境。同时,充分发挥党校的优势和影响力,将“零碳”党校建设的经验和成果向社会广泛传播,带动更多的单位和个人参与到节能降碳行动中来,为推动全社会的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党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