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教学作为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的“移动课堂”,是契合时代要求和培训需求的有效教学形式,是符合干部成长规律、贴近干部工作实际的重要创新成果。嘉兴市委党校始终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纵深推进现场教学规范化特色化现代化建设,打造了富有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的嘉兴实践样板。
一、推进现场教学规范化特色化现代化建设的背景意义
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而现场教学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发挥着关键抓手作用,关系着干部理论铸魂、党性锤炼、专业赋能等工作的落实,推进现场教学规范化特色化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
(一)这是牢记领袖嘱托,落实《条例》要求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要提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进教学方法,融通教育资源,使党性教育更加生动深刻、有血有肉。”同时,新修订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提出了“创新教学方法,规范现场教学点管理,提高教学水平”等具体要求。党校作为党的学校,必然要紧扣“国之大者”“党之所需”,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以现场教学提质增效促进党性教育走深走实,真正发挥好干部培训主阵地、党性锤炼“大熔炉”作用。
(二)这是守好红色根脉,彰显地方特色的重要路径
中国共产党在浙江的百年奋斗历程最鲜明的底色就是“红色根脉”,留存在浙江大地上的红色旧址、红色故事、红色文献和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推进“两个先行”过程中开展的一系列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都是开展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的最生动载体。嘉兴市委党校作为南湖畔、红船旁的红色学府,要义不容辞当好“红色根脉”的传承人、守护者,立足特色资源和地方实践,用好习近平总书记留下的“富矿”,精心打造一批现场教学示范点,推动嘉禾大地处处成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课堂。
(三)这是打响教学品牌,提升培训质效的重要抓手
现场教学通过其特有的沉浸体验形式,将“看、听、思、悟”融为一体,打通历史与现实、感性与理性、理论与实践的联接,有效为党员干部“铸魂赋能”。近年来,嘉兴市委党校在现场教学建设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探索,通过聚资源、建制度、搭平台、强团队,夯实了现场教学建设基础。对标建设高水平现代化红色学府示范党校的目标追求,必然要以全局性、系统性、前瞻性的战略思维加快推进现场教学建设,持续擦亮现场教学特色品牌,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贡献更大党校力量。
二、推进现场教学规范化特色化现代化建设的嘉兴实践
近年来,嘉兴充分发挥独特优势,聚焦制度设计、健全工作机制、深挖红色资源、用好现代技术,扎实推进现场教学规范化特色化现代化建设,不断擦亮红船起航地干部教育培训“金名片”。
(一)聚焦规范化,强化顶层设计
一是“一揽子”制度建设。注重发挥制度在现场教学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制定实施《嘉兴市进一步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和实效的实施意见》《嘉兴市现场教学项目规范化建设管理运行专项办法》等总揽性制度,探索现场教学“准入、晋级、淘汰”动态评估机制和“示范点、优秀点、培育点”分层分类考核机制,将现场教学建设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实。制定现场教学“五个一”建设规范,即每个现场教学点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教学方案、一套特色的教学资料、一支专业的讲解队伍、一组完备的教学场所和一套全面的管理机制,推动点位精耕细作、规范提升。在此基础上,同步完善《“不忘初心·重走一大路”教学项目组织实施办法》《现场体验式教学讲解员统一着装规定》等配套工作制度。
二是“一盘棋”统筹推进。坚持系统观念、系统方法,将现场教学建设纳入全市干教工作整体安排和党校分类建设重要指标,突出目标管理、过程管理、节点管理,压实市县两级组织部、党校主体责任,形成市县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体系。坚持以评提质、以评促效,每两年开展一次全市现场教学示范点评选,每年开展不定期动态评估,抽调骨干力量、外请资深专家组建工作专班,建立健全现场教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现场教学点开展全面评估,以“初评指导+复评优化”两轮打磨促进全市现场教学整体提升。
三是“一体化”创新打造。注重加强业务融合,推动教研咨宣全面贯通,出台现场教学“一师一点”实施方案,根据现场教学点的主题、特色,结合党校教师的教学、研究方向进行精准匹配,实现一位专职教师负责联系指导一个现场教学点。现场教学“一师一点”模式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深挖点位资源,开发建设精品教学点,定制现场教学特色方案,通过深入点位调研一线实情,为基层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在凝练升华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现场教学向教学案例、专题课程、科研课题、咨政报告等转化,实现“一点多用、四面开花”的最大效益。
(二)聚焦特色化,盘活地方资源
一是守根护脉,讲透党的故事。切实发挥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的独特优势,深入挖掘中共“一大”相关红色资源,紧密结合习近平同志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六个一”(党员同志能够来到南湖看一次展览,听一次党课,学一次党章,观一次专题片,瞻仰一次红船,重温一次入党誓词)要求,用好党史研究最新成果,创新打造“不忘初心·重走一大路”现场体验式党性教育项目。该项目将嘉兴老火车站、狮子汇渡口、南湖湖心岛、红船、南湖革命纪念馆等现场教学点串珠成线、系统整合,配套理论课程、教学案例、“水上党课”等,并与上海联合探索项目升级版,引领学员从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出发,再到嘉兴南湖,完整重现“一大”代表足迹,不断教育引导学员从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汲取精神力量,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二是循迹溯源,讲好新时代故事。切实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的独特优势,围绕“追寻领袖足迹、感悟真理伟力”教学提升工程,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对嘉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挖掘好、守护好、传承好习近平同志26次到嘉兴视察指导的思想和理论财富,打造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品教学点20个,彰显党的创新理论的时代价值、真理伟力,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例如,聚焦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部署推动设立的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开发了“院地合作共建高水平创新载体”现场教学项目;聚焦习近平同志在嘉兴专题调研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时专门乘坐的101路公交车,开发了“新时代101路共富班车”现场教学项目等。
三是开拓创新,讲活浙江故事。切实发挥改革开放先行地和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独特优势,深入总结“八八战略”指引下嘉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生动实践经验,系统挖掘嘉兴经济发展、统筹城乡、文化建设、社会治理等各领域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强代表性、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点位,打造成为集政治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现场教学点,形成“千年文脉·运河前世今生”“创新引领·迈向高质量发展”“富庶均衡·共筑美好生活”等5条高质量现场教学线路,不断讲深讲活浙江故事、传播浙江经验、展现浙江魅力。
(三)聚焦现代化,推动“走新”入心
一是厚植现代化理念。深入研究新时代干部成长规律和干部教育培训规律,坚持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现场教学中心内容和首要任务,根据干部教育培训新形势新任务,注重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干部的学习需求,切实把加强现场教学建设与弘扬时代精神、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不断优化教学布局、完善教学内容,推动现场教学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例如,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数”造新动能现场教学项目于2016年开发以来,结合互联网大会十年历程,久久为功、迭代提升,新增了“乌镇之光”超算中心、巨石智慧展示中心等前沿点位,面向不同班次推出了多款个性化“套餐”,引导学员直观体悟“数字经济”国家战略的实践逻辑,每次来都有“耳目一新、刮目相看”的感受。
二是创新现代化教学方式。依托红色遗迹、革命文物、现场展陈等“活教材”,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等教学方法,注重寓教于境、情景交融,通过“课前导入—现场讲解—互动交流—总结提升”的教学流程,变现场为课堂,将现场教学点所蕴藏的核心价值转化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教学内容。例如,长三角一体化嘉善实践现场教学项目串联起祥符荡科创绿谷、竹小汇双碳聚落等核心点位,通过“建设背景、发展历程、规划定位”三个篇章,理出一条贯穿“历史—现实—未来”的发展轴线,引导学员深刻感受嘉善如何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走出一条区域共建共享、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从而不断在历史回眸中坚定信仰信念,在精神汲取中固化情感动力,在实践探索中提升攻坚能力。
三是用好现代化技术手段。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推动教学点场馆、展区数字化建设。同时,将教学资源优势与互联网技术优势有机融合,通过“互联网+地理信息”技术搭建“红色教学一点通”特色应用场景,目前平台已上线师资信息73条、课程信息356门、现场教学点数据155条,实现全市现场教学资源“一图览”,并打造VR版“不忘初心·重走一大路”,先后在全国团属院校和基地团教育工作者高级研修班等班次实施教学。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相聚“红船云课堂”,通过“红色教学一点通”平台线上体验“现场教学”,实现了跨地区、跨时空、跨领域协同共享,达到“不在现场、胜似亲临”的效果。
三、推进现场教学规范化特色化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成效
嘉兴市委党校以规范化、特色化、现代化为导向,推动现场教学理念创新、方式革新,让现场教学“活起来”,让红色资源“亮”起来,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成效。
一是形成了现场教学精品矩阵。聚焦资源优势、需求导向、作用发挥,以“主题鲜明、功能各异、务实管用、资源融合”为原则,统筹开发全市现场教学点,构建“1+1+5+N”现场教学精品矩阵,利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优势,积极对接上海、苏州、杭州等地,加强区域联动协作,共建共享现场教学资源,并在新校区建设中国共产党百年干部教育培训主题馆和“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主题教室,有力提升了现代化教学供给能力。
二是打造了现场教学嘉兴样板。凝练提升集领袖嘱托、地方实践、学理支撑、激情感染于一体的现场教学模式,更加触及灵魂、入脑入心,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现场教学嘉兴样板。以“不忘初心·重走一大路”为例,截至目前已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2万余名学员开展教学,精心开发英文版“重走一大路”,服务保障了25个国家26批次的国外政党考察团。同时,该现场教学模式被南湖革命纪念馆、南湖文旅集团等复制借鉴并全面推广,辐射覆盖全国党员群众人数达数百万,逐步形成了“一次南湖行、一生红船情”的品牌效应,已成为浙江干部教育培训叫得响的“金字招牌”。
三是提升了干部教育质效。通过规范化特色化现代化建设,有机整合了全市红色资源、教研资源、学员资源,提升了干部教育培训实效。例如,围绕“不忘初心·重走一大路”项目,系统开发了《中共一大代表的人生轨迹与党的理想信念教育》等理论课程,探索了“初心1921”沉浸式课堂、“红船领航”第二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组织编写了《开天辟地 敢为人先——党性教育人物篇》等著作,相关经验做法入选中组部《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做法汇编》案例集,获央视新闻、《学习时报》《中国青年报》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点赞。近年来,承办了中组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公安部等重要班次的教学任务,得到了办班单位高度肯定。
四、推进现场教学规范化特色化现代化建设的思考
推进现场教学建设,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教学改革“一号工程”为牵引,撬动现场教学全过程全链条提质增效,持续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以更高站位突出政治统领。政治属性是干部教育培训最鲜明的本质属性,现场教学是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方式,要始终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突出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不断为现场教学注入“党校特色”和“党性元素”,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不断提升党员干部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水平。
(二)以更大格局彰显地方特色。本地资源是现场教学赖以开发建设的“土壤”,要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特色资源、实践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形成梯度建设、定期更新、动态管理的现场教学体系。要放大格局视野,加大与长三角乃至全国各地党校、干部学院的合作交流力度,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合力打造更具鲜明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现场教学品牌,推动理论共研、师资共培、干部共育、资源共享。
(三)以更实举措创新教学方法。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方法是提高现场教学质效和活力的重要抓手,要立足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需求,深化现场教学规律性研究,把现场教学的普遍性要求与不同类别、层级、岗位干部的特殊需要结合起来,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四)以更高标准夯实基础保障。基础保障是关乎现场教学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注重从软件、硬件两方面发力,建立健全现场教学点统筹管理机制,完善现场教学规范,定期组织开展现场教学师资培训,锻造一支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现场教学师资队伍。同时,加强教学点日常维护和管理,强化场馆设施数字化建设,推动现场教学规范化发展、内涵式提升。
(作者系中共嘉兴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