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在职研究生班开展现场教学活动
时间:2023-04-20 16:10:29 作者:浙江省委党校



 4月16日上午,我校2022级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职研究生班走进湖州长兴县洪桥镇,深入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七斗漾河蟹产业基地、陈家埭村实地考察学习。

 全体学员们首站来到洪桥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该镇创新构建了“1+5+8+N”执法模式,即在党建引领的基础上,实施1支队伍协同作战,5项领域条抓块统,8个单元精准监管,同时聚力镇村志愿队伍、网格队伍等“N”领域的多元力量形成治理共同体,推动乡镇执法向精细化、扁平化转变统筹推进。“自开展‘158N’模式以来,执法队累计开展检查367天次,检查场所793家,检查发现问题数144个,整改率100%,办理行政执法案件36件,实现检查质量和执法效率双提升”洪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如果说“大综合一体化”改革打开了法治的新局面,那么诚信体系建设则翻开了开德治的新篇章。走进陈家埭村的诚信馆,一一上墙的“村民文明诚信档案评分细则”“诚信积分网格化运行评督表”“诚信示范户红利十条”“诚信亮灯户七个不享受”等等诚信清单,生动地展现了近五年来该镇建设文明诚信体系的持续实践探索,而随着“鸿信+”诚信品牌的推出,该镇的诚信建设也实现了蝶变升级。洪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将文明诚信纳入村规民约,发挥‘和治理事会’等民间自治团队的作用,形成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良好氛围。”在陈家埭村,村里大大小小的事务都有村民参与的身影。

 借数字化改革之势带动共同富裕,是画好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圆”的重要一环。作为中国河蟹之乡,洪桥镇聚焦“河蟹”这一特色优势产业,搭建“数字河蟹云平台”,通过推进生产理念数字化、生产设备机械化、生产方式自动化、生产管理智能化,促进河蟹产业提质增产,带动农户增收。目前,河蟹年产值已突破2亿元,该镇被评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七斗漾河蟹产业基地获评全球首家BAP认证的河蟹养殖基地。

 座谈会上,学员结合工作实际和考察体会,直面短板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我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胡文木对学员的发言一一作了点评。胡教授认为,要从四个维度理解基层社会治理,从治理主体来看,要从政府包揽向政府主导、社会共同治理转变,政府的职能是营造有效的制度环境,更多给予社会自我管理的能力;从治理方式来看,法治、德治、数字化改革都是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数字化改革最能体现社会治理水平,要注重改革的精准性、系统性、穿透性;从治理目的来看,社会治理目的是“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要高度重视数字化治理中面临的“数字鸿沟”等难题,作为关键环节重点解决。从治理机制来看,要强化制度和机制的保障,确保治理主体、方式和目的能落细落实。

 通过此次现场教学,学员们对浙江基层通过实践创新探索社会治理路径有了新的认识。大家表示,将以此次研学活动为契机,充分把握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深入掌握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学促行、学以致用,不断增强运用系统化、科学化、数字化思维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本领,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展现担当作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