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不局限于书本,课堂也不止步于教室。11月11日,浙江省委党校2023级哲学(社会发展)专业在职研究生(舟山教学点)赴舟山市普陀区展茅街道开展以“学好用好‘千万工程’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主题的现场教学活动。
回顾历史,面向未来。当日上午,学员们来到展茅茅洋会议纪念馆。纪念馆以丰富的历史实物、翔实的文史资料、多样的表现方法,生动展现了革命战士和展茅人民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一篇篇热血澎湃的红色史诗。学员们通过聆听和观看,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坚定理想信念以及在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纷纷表示将继续弘扬革命先辈们的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共同富裕和省域现代化“两个先行”贡献智慧与力量。
实地考察,感悟变化。学员们先后参观了展茅田园综合体和黄杨尖村(路下徐)。田园综合体通过统一集中连片开发,以“文创”“农创”“旅创”融合发展为核心,展现了农田景观化、产村融合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黄杨尖村通过打造“生态、高效、精致、复合”的精品农业创意区和“景美、业兴、民富、人和”的清新乡村康养区,展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优美、村容整洁、文明和谐的新面貌。让学员们真切感受到“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乡村巨变,农民增收,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同时,深刻感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为能够参与其中感到重任在肩、无上光荣。
研学交流,知行合一。最后,学员们在舟山乡村振兴学院开展现场教学交流会,八名学员代表分别发言,话感悟、谈体会。大家结合舟山践行“千万工程”的经验与启示以及“千万工程”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亢安毅充分肯定本次研学交流取得的成果,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的社会发展离不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社会的发展和创新需要实践的不断丰富三个方面着手作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