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浙江舆情研究中心)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三个研究方向。
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浙江舆情研究中心)基于学科建设目标,制定对应的二级学科建设规划,依靠落在实处的二级学科建设规划实现一级学科建设目标,将规划目标任务落实到人。学科方向围绕 “干好五六五实现新发展,高水平建设示范党校”总体布局,进一步凝练学科建设目标,开发社会学文化学新的理论教学专题和现场教学专题,进一步加强对“十三五“期间浙江文化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加大对建设文化强省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力度、深度和广度。
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重点强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两个方向的研究,加强文化社会学、发展社会学以及媒介文化、媒介社会学的研究。未来,部门拟和国内著名高校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合作,以费孝通先生的江村为榜样,在省内仙居、建德或乌镇、龙门选取一个村落,作为部门教学和研究的基地。借助这个基地,高校教师和部门教师合作对其进行蹲点和追踪研究,以解剖麻雀的方式,较为全面地反映浙江经济社会变迁。同时,借助这些教研基地的平台,有效推进党校与高校的合作,党校与地方的合作。通过这个平台,扩大党校的教学和科研影响力提供帮助,进一步提升教研部的整体实力以及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整体影响力。
根据学校领导“要切实做到工作上连通、学习上融通、管理上共通、心灵上相通、关系上和通”的工作要求。未来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在工作上:一要强化定位聚焦,围绕干部教育培训需要,找准自身定位,彰显特色优势;二要强化学科聚焦,结合部门实际,构建“核心+创新+特色”的课程体系;三要强化科研聚焦,既做具有学术价值的科研,又围绕中心工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四要强化团队聚焦,善于密切合作、协同攻关,不断提升团队战斗力;五要强化人才聚焦,在引导现有教师找准自身定位的基础上,科学制定计划,精准定位、精准引才。2017年,部门拟联合上海市委党校、嘉兴市委党校相关教研部门,对于互联网和社会治理的关系进行教学和科研方面的研究。具体设想是以乌镇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为教学场所,拟开设“网络发展与社会治理”的现场教学点,同时联合上海市委党校、江苏省委党校相关人员围绕“网络发展与社会治理”的主题进行相应教学和科学研究。
同时,加强人才引进和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在学校支持下,争取新引进马克思理论或文化学专业博士,以加强本教研部学科建设。持续推进部门教研人员“双博士”培养工作。部门青年教师参加“双博士”培养的有四人。经过了两年多的基础课学习,四人要进入博士论文开题和论文写作阶段。同时,部门努力通过学校组织的进修培训、各个专业方向的学术研讨会等措施推进教研部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和各位老师之间的业务交流、发挥部门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等方式和途径,改善现有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现有青年教师的社会学、文化学尤其是网络文化、媒介社会学的专业水平,提高媒体沟通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围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时期党的文化政策等热点问题进行教学课题聚焦;在强化领导干部媒体沟通理论和情景模拟教学省内领先地位同时,拓展媒体沟通教学和网络舆情的教学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