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发布日期: 2022-07-28 20:47:45 作者: 社会文化学教研部

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现有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MSW)。该专业坚持高起点办学,聚焦群团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和信访社会工作三个核心方向,积极打造“红色社工”专业品牌。每个研究方向均配备高科研水平的教师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实务部门社会工作专家,形成“双导师”制共同指导学生。 

明确的培养目标。我校社会工作专业立足浙江、面向全国,以人文精神厚、理论素养深、实务能力强为导向,以持续擦亮“红色社工”品牌和凝聚三个核心方向为抓手,着力培养学生理论素养,增强学生理论研究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以及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重点培养善于分析社会议题和解决社会问题,能在政府民生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媒体等领域,从事宏观管理、政策研究、项目开发与管理、直接服务、专业评估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推动浙江社会治理创新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强大的师资队伍。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凝聚高水平师资队伍,其中,教授13名,副教授8名,“万人计划”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2人,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4人。另外,还聘请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兼职师资队伍,以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党政领导干部作为校外导师。本专业教师严谨治学,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其中,服务于省域重大战略决策和社会政策制定,累计荣获省部级领导批示32项;荣获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4项,青年项目1项,浙江省规划课题26项,策划国内首套“红色社工系列丛书”,出版《群团社会工作案例评析》等著作17部;多次组织召开全国性社会工作学术会议,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在全国党校系统位列第一方阵。

良好的培养条件。 我校社会工作专业配有全国领先的新一代社会工作实验室,占地近300平方米,并逐步探索文科试验室从实训到实验的功能迭代。在保障实务课程教学基础上,开发实验类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打通实训教学与科研数据库开发的通道。同时,该专业多年来致力于共建政校合作培养基地,相继与浙江省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签署实习基地共建协议,建立了实习合作的长效机制。

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近年来,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在招生中的报考人数快速增加,招录比不断提高,来自重点高校的生源比率日益提升,生源结构日趋优化。坚持学术与实践并重的教学宗旨,从招生选拔、教学管理、学术训练、实习实践、毕业论文、升学与就业等环节坚持严格的过程管理,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实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一些学生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文章、参加科研竞赛,获得各种荣誉称号。先后在首届全国社工微电影大赛剧本征集活动中荣获特殊贡献奖和优秀剧本奖,在浙江省社会工作模拟大赛中多次斩获一等奖,荣获全省高校社会工作案例大赛金奖等多个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