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重点与方向
发布日期: 2022-07-28 19:03:20 作者: 经济学教研部

学科重点与方向

经济学教研部(软科学研究所)现有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二级学科区域经济学硕士学位点,理论经济学下设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三个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下设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暨浙江经济、区域规划与管理三个研究方向。

教研部(研究所)基于学科建设目标,制定对应的二级学科建设规划,依靠落在实处的二级学科建设规划实现一级学科建设目标,将规划目标任务落实到人。根据现有学科队伍的情况,将学科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逐一分解落实到人,并提出明确的建设质量标准和具体时间进度要求,实行目标管理。定期对学科建设目标建设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与进度考核。建设期结束时进行总结验收和分析评比,对高质量完成建设目标的责任人进行表彰奖励,对没有完成目标或完成质量不高的责任人进行处罚。

建立学术带头人培养机制。为推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加快学科建设的步伐,引导科研和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不断增强本学科的整体实力和发展后劲,着力开展高水平学术带头人的选拔工作,在规划建设期内按二级学科遴选3-4位学术水平高、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教授作为学科首席教授。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其围绕学科特色方向展开重点研究、建立广泛的社会学术联系,提高在国内和省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创造条件,使其脱颖而出,快速成长为学科带头人。

建立人才引进机制。树立开放式用人理念,面向国内外,开放式选聘人才;通过建立对口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优化环境、创造条件,吸引高层次人才。再次,建立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建议设立专项基金,鼓励中年骨干教师前往国内外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做访问学者,开展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提升研究层次;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报考博士研究生,大幅度提高学科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内外一流大学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以及社科院等研究机构进修深造,尽快提高他们的科研水平;实施青年教师辅导计划,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促使优秀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举办各种校内师资培训班,提高教师的基本功,为他们更好地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保证。最后,培育学术团队。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围绕学科研究方向组建科研团队,形成研究合力,提高研究能力,凸显研究方向特色。以学术梯队建设为核心,下大力气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同时,要注重加强师资队伍的师德建设,培养教师的团队精神。定期召开师德建设经验交流会,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鼓励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共同承担科研项目,通过相互交流学术成果,达到培养团队精神的目的。

修订完善本学科现行的科研考核制度,加强对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不断提高导师研究水平和指导研究生的能力,加大对高层次研究项目的配套支持力度和对高水平、标志性研究成果的奖励力度。同时,建立学术交流机制,鼓励学术梯队成员踊跃向各类学术会议提交研究论文,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理论经济学的各种专业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对外联系,与其他高校、学术团体合作,积极举办、承办和协办各种高级别专业学术会议;邀请本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前来访问、讲学,开展学术交流。

加强相关实验室建设。作为本学科发展的基础,要加强实验室建设。申请建设金融综合实验室,实现金融市场、国际金融、证券投资、金融工程等专题课程的应用,并能够提供金融实操性训练,以及相关金融产品创新和学术研究的需要。同时,申请建设国际贸易和商务实验室,实现国际贸易(一带一路、自贸区等)专题课程实验性教学。

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努力申报国家级科研课题。在大幅度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申报经济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在不断加大科研扶持力度的同时,提升师资服务地方意识,加强与地方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提高科学研究的应用实践性,提高发表论文的数量和刊物等级以及科研获奖的等级。

加强学术团队和师资队伍建设,引入一些高水平和高层次的人才,以及学科建设和研究团队建设需要的人才。以学科带头人为中心,围绕学术团队展开研究,形成在2-3个方向上,具备省内及国内领先的研究竞争优势。充分听取学科带头人在进人和用人上的意见,选取学科发展切实需要的专业人才。

加强学术交流和学科影响力。支持教师的各项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国内外学术会议、出国访问交流、国内访问交流等,以及由于现场教学、案例研究、科学研究所要进行的调研活动。

夯实基础条件。一方面,加大图书资料的采购力度。在学校统一由图书馆管理的信息资料配置体系中,与图书馆积极协调,加大本学科研究方向期刊、报刊资料配置力度,加大本学科各研究方向新出版书籍的购置力度;在国内文献资料购置量提高的基础上,加强电子版文献资料建设,建设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数据资料库。另一方面,强化信息化建设。依托学校扶持,加强信息化建设投入,完善和补充学位点网页和基础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