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红色学府8090青年观察
发布日期: 2022-12-02 18:16:34 作者: 浙江省委党校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近期,浙江省委党校教职工和学员掀起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红色学府8090青年观察》栏目推出部分教职工和学员的学习思考,引导大家学深悟透、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思想、新判断、新目标、新举措,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见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重大部署和安排。这对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开展。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新变化,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的新要求新期盼,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与此同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必须旗帜鲜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提高站位,不断深化理解,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进人大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要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人大依法履职的各方面全过程,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国家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实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职责担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是人类法治史上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同时,时代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也不断对法律体系建设提出新要求,法律体系必须以时俱进加以完善。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承担着立法职能,要切实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要坚持立法决策与改革发展稳定重大决策有机结合,把法治中国建设目标路径贯彻体现在推进治理现代化中。发展要高质量,立法也要高质量。法律文本上要做到少而精,规范设计上要做到精而灵,力求法律真管用、真有效。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要进一步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监督职能,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法治社会建设。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要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一个国家民主的“成色”如何?怎样评价?标准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要看人民有没有投票权,更要看人民有没有广泛参与权;要看人民在选举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口头许诺,更要看选举后这些承诺实现了多少;要看制度和法律规定了什么样的政治程序和政治规则,更要看这些制度和法律是不是真正得到了执行;要看权力运行规则和程序是否民主,更要看权力是否真正受到人民监督和制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融会贯通,保证了过程民主和结果民主、形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相统一。在新时代,要继续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保障作用,把人民当家作主真正落实到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加强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要完善人民通过法定途径、方式、程序参与国家治理各方面各环节工作的体制机制,确保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要建立健全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从制度和实际运行上保证始终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倾听人民意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

(作者系省委党校第六期中青年干部集中培训班一班学员)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第六期中青年干部集中培训班一班一支部
责任编辑:易龙飞 李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