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专家学者在《浙江日报》强力发声
发布日期: 2022-11-10 09:22:28 作者: 孙菊红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浙江日报》理论版连续两天推出整版报道,刊发由我校联合省委宣传部、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社会科学院和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全省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座谈会专家发言摘要。其中,11月2日推出的《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专版,刊发了我校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陈柳裕、副校长陈立旭和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邱巍的理论文章。现将部分文章摘录如下: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陈柳裕


党的二十大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的“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这句话的精神实质。

团结奋斗是铸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宝贵历史经验。不断维护党的团结、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并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既是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和命运所系,也是我们取得百年辉煌成就的宝贵历史经验。

回望百年党史,贯穿于不同时期的一个事实特征,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正是基于上述历史事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

团结奋斗是抓住机遇战胜挑战的重大时代要求。当下中国,既面临新的重大战略机遇,又面临诸多新的风险挑战。

就战略机遇而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面对这种大变局,我们唯有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才能实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变中取胜,在变局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面临的风险挑战而言,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当今世界进入了新的动荡变革期,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全球性问题加剧,来自外部的对中国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二是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还面临着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三是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还面临一些顽固性、多发性问题。为此,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以实际行动永葆团结奋斗的精神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永葆百年大党的这一精神品格。

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更加坚定拥护“两个确立”。深刻理解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理论上的清醒强化维护核心的政治自觉、拥戴核心的情感自觉、捍卫核心的行动自觉。二是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着力增强精神力量。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三是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始终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不断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陈立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就深刻阐明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重要时代价值和时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过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融合为一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和而不同、多样统一的文化繁荣兴盛新格局。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两者在某种程度上是内在统一、相互促进的。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许多内涵内容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高度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深入人心,从而不断开辟新境界、实现新飞跃。

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深深扎根于中国人民心中的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中华民族智慧、中国历史经验、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有机融入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创造的伟大文明,在推动历史进步中不断推动文化进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中华五千多年文明为源头活水,从璀璨的中华优秀文化中创造性汲取人文精神、道德价值、历史智慧等精华养分,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动典范。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一步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贯彻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为什么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邱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在此背景下,为什么在已经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呢?

报告中在作出这一论断之前的一句话,为我们理解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提供了基本参照。即,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始终坚持自我革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大党的清醒和坚定。赢得人民拥护和巩固长期执政,是党必须始终坚持自我革命的理论和逻辑基础。人民拥护和长期执政的关系,就是人民和江山的关系。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进一步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党的二十大报告都重申了这一论断。人心向背决定政权归属。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在这一过程中赢得了民心,体现了民意。但是,在执政以后,怎么还能让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体现民意,始终赢得民心,是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然面临的问题。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

这方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有不少教训的。苏共的教训告诉我们,越是长期执政,越要永远自我革命。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十八大以来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成果之后,得出结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深刻回答。自我革命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和显著标志,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