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杭州(滨江)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物联网产业园区
高新区(滨江)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滨江区行政城区合二为一而成,是杭州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的前沿阵地,是杭州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桥头堡。高新区建于1990年,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
高新区(滨江)始终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出了一条主导产业突出、高新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之路。目前高新区正积极打造互联网产业园、物联网产业园、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奥体博览城和智慧新天地五大平台。平台内集聚了阿里巴巴、网易、海康威视、华为、华三、大华、信雅达、恒生电子等一大批重点骨干企业和奥体主体育场、中国动漫博物馆、北塘河畔创业小镇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近五年累计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30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始终保持在14%左右,遥遥领先于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研究出台了具有自身特色的“1+X”政策体系,加大对不用产业类别、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和不同功能平台的差别化政策扶持。积极推进政府主导的创新平台建设,设立了10个公共技术平台和服务平台,组建了16个国家级产业化基地,建立了“科技创业苗圃”、“5050计划”加速器、天堂软件园等10余个科技企业孵化器。鼓励扶持企业设立研究机构,目前共有省级企业研究院12家,国家、省市企业研发(技术)中心333家,建成45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19万人,其中留学归国人员4100名。累计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0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2人,浙江省“千人计划”专家89人。
二、智慧e谷
在高新区(滨江)的西侧,有一个被誉为“很聪明”的区块,这里聚集云计算、光通信、应用电子、智慧应用技术研发等智慧型产业,这就是高新区(滨江)的“智慧新天地”,占地面积约5.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约1.4平方公里。这里为“智慧新天地、e谷新天堂”,顺应“天堂硅谷”向“智慧e谷”迈进的新趋势。高新区(滨江)根据全区的产业发展基础,提出“主攻网络信息技术产业,全力建设‘智慧e谷’”的战略部署。
在高新区(滨江),信息经济、智慧经济已经形成了一条从关键控制芯片研发开始,再到通信设备制造、制造软件、物联网系统集成,再到终端电子商务、网络运营服务直至大数据、云计算的各种应用服务的网络信息全产业链体系。
打开位于高新区(滨江)“智慧e谷”展厅的智慧产业地图,这条产业链一目了然展现眼前——200多家重点信息经济企业,如繁星密布,共同形成了一个共生共荣、融合互补的产业集群。在智慧金融领域,高新区(滨江)的恒生电子已是我国金融软件的龙头企业,成为信息软件业的引领者。智慧互联领域的阿里巴巴、网易、网盛生意宝等企业,阿里巴巴稳坐电商头把交椅。网盛生意宝、网易同样是行业翘楚,形成了影响全国乃至全球的互联网电子商务集群。智慧网络领域的华三通信,作为智慧网络领域的排头兵,研发生产的就是网络世界从脑神经到神经末梢的整个神经系统。智慧安防方面的海康威视、大华技术、宇视科技,已成为中国视频监控市场的前三强,构成了国家级智慧安防产业集群。银江股份、浙江中控等研发出的智慧交通诱导系统,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端向公众提供实时的城市公交、公共自行车、轨道交通、出租车、城市道路等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