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智库 科研动态决策咨询学术期刊科研制度
关于浙江自贸区保税燃油企业经营状况的调查与建议
发布日期: 2019-06-10 08:18:25 来源: 浙江省委党校 作者: 科研处

 

 

2018年舟山保税燃料油供应量达到359万吨,超过上海成为国内第一船舶加油港,2019年有望突破400万吨。由于目前成品油出口限制等原因,对国际船舶加注的燃料油90%以上从国外进口,导致销售成本一直高于周边国家及地区。这使得大部分供油企业处于保本微利经营的状态,某些企业尤其是地方牌照的油企在一些特定时段,甚至会出现“价格倒挂”、亏损经营的现象。因此,政府统筹考虑油品产业链布局、税收、环保等综合性因素,统筹规划,引导和促进供油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成为当务之急。

一、油企价格倒挂,经营出现瓶颈

(一)价格紧密挂钩新加坡,国内油企缺乏市场定价自主权。每吨保税油成本价为普氏基准价加15美元左右的贴水价(比新加坡当地企业高出约10美元/吨)。为保证市场竞争力,浙江自贸区的供油企业均跟住新加坡市场在普氏基准价上加7美元/吨左右进行报价。由于买入价和销售价均紧密关联新加坡市场,自贸区供油企业缺乏定价自主权,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也就成为常态。

(二)以全油品产业链生产,国内油企缺少燃料油生产动力。国内炼油厂一年大约产生50万吨燃料油,对于全国逾1000万吨的需求而言远远不够。但由于原油资源的稀缺性,国内炼油厂打造深加工的产业链,已设置的自动化工艺生产链较长,产出最终形态的油产品,效益较高,获利空间较大。与之相比,作为中间产品的燃料油生产链较短,利润微薄,投资者没有动力调整全产业的生产设备去生产。此外,释放炼油厂在燃料油上的产能将对保护海洋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三)税费过重,国内油企燃油产能释放被限制。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及新建的民营炼油厂炼化加工能力充足,仅中石化的炼油规模就位居全球第一。但在现有成品油定价机制和税收政策下,按照炼油厂生产的船用低硫燃料油缴纳消费税(1218元/吨)和增值税(税率16%)后再进入保税油销售环节,税费占到销售价格的三分之一,不具有价格优势。

(四)市场竞争激烈,国内油企整体国际竞争力不足。目前仅有不足10%的用油量在中国沿海加注,我国船用燃料油加注的国际竞争力不足。浙江自贸区的竞争则更为激烈,自贸区内保税燃料油出口方多达12家。2018年浙江自贸区保税燃料油供应量2018年达359万吨,占全国总量30%以上,浙江自贸区的保税燃料油价格已是全国洼地,却仍高于新加坡(比新加坡当地企业高出约2美元/吨),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仍然不足。

(五)硬件条件存在劣势,影响议价能力和船东加油选择。因天气原因,舟山一年实际可加油天数最多300天,相比新加坡全年无休存在明显劣势,遇上大风大雾天气需引入内锚地。而天气良好时,由于外锚地锚位较少,各种税费登记手续复杂,有时需要等候1-2天才能完成加油,对比新加坡承诺在4小时内完成加油,严重影响了时效性,限制企业签订紧急订单。此外,目前保税燃料油供应的计量方式的精确性和时效性,也影响了船东的加油选择,对于买卖双方的供受油数量纠纷缺少统一的管理标准。

二、破解经营困局,构建行业新格局

降低保税燃料油销售成本,提升综合竞争力是从根本上解决“价格倒挂”问题的关键,这需要政府从油品产业链、税收、环保等综合性因素出发,统筹规划,引导和促进供油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

(一)拓展保税燃料油来源途径,促进国内油企经营升级。拓展保税燃料油的进口途径,加强与国外炼油厂的合作,降低燃料油进口成本是最主要的方式。鼓励燃料油企业“走出去”,在价格洼地布局网点,降低运输及仓储成本,促进自贸区燃料油企业转型升级。建议省政府选择部分龙头炼油厂,采取税收特殊倾斜等政策,支持投资生产低硫船用燃料油。航运企业对低硫燃料油的需求极为迫切,鼓励燃料油企业与远洋船队签订2020年低硫资源保障需求,在稳定客源的同时保障了远洋船队的需求。

(二)放开燃料油出口退税政策,提高我国油企的整体竞争力。建议省政府积极向国务院争取出台船用燃料油退税政策,对燃料油企业放开出口退税。引导和鼓励炼油厂将过剩产能放到低硫船用燃料油的炼制与混兑上,解决油企的燃眉之急。紧紧抓住IMO对船用燃料油质量大幅升级、国际船用油市场格局重塑这一机遇,改变现有国际市场地位。通过提升我国船用燃料油加注的整体竞争力,提高国际船舶在中国沿海加注的比例,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三)扩大保税380期货影响力,形成燃料油“中国标准”。建议省政府和浙江自贸区出台政策,支持建立并完善燃料油期货市场,为国内燃料油生产商、贸易商乃至终端用户提供一种公开、透明、合理的定价机制和避险工具。引导燃料油市场体系和价格体系的形成,逐步将原油、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等能源商品纳入期货系列。加快培育舟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完善电子交易形式,突破外汇管理瓶颈,形成符合自贸区实际经营成本的话语权,打造“中国·舟山价格”。并引导企业综合运用金融工具对冲风险,通过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期货等为下游采购商提供更长的信用期限。

(四)打造规范化海事服务市场,建设高水平自由贸易区。提高自贸区供油水平的硬件设施水平,加强政府对市场监管的规范化,浙江自贸区已出台了国内首个《船舶燃料油加注系统计量技术规范》,建议自贸区进一步出台政策推动规范的实施和质量流量计的推广,提升市场公信力,吸引船东前来加油。并不断完善市场监管法律体系,探索人才培养机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提升人才集聚能力,打造高水平自由贸易区。

(五)提高自贸区供油配套服务,推动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在打造自贸区油品全产业链同时,提升港口、气象、油价、航运综合等信息服务,信用管理、金融服务和支付结算支持等功能,实现多语种、全流程、全球化的实时服务。研究开发包含海事综合物资供应及相关功能的线上综合交易平台,包含润滑油、物料、备件、生活物资网上商城,实现国际综合航运供应服务产业的转型升级。

 

胡  赛  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讲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