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党校课题组
为摸清我省领导干部思想现状,服务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近期,省委党校课题组围绕“领导干部思想状况”这一主题,面向省市两级党校主体班次学员开展调查,侧重于了解他们的思想倾向、认知态度和关心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当前领导干部思想状况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对学懂弄通做实新思想评价较高,践行“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坚定有力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浙江领导干部对学懂弄通做实新思想的评价如何?从调查数据看,当前领导干部对学懂弄通做实新思想的评价较高。一方面说明我省“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体现了各级领导干部高举学习大旗、争当深学笃用新思想排头兵的政治自觉。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对新思想系统学习掌握还不够,以及理论落实到实践还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全面系统学、融会贯通学、联系实际学,真正学深悟透、学以力行。进一步交叉分析后发现,领导干部对新思想的认知与其职级呈正相关关系,行政级别越高,对“学懂弄通做实新思想”的评价越好,而基层干部更侧重于政策理论的执行落实。
我省领导干部能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体现出浙江各级领导干部“绝对忠诚”的政治定力,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锤定音、定于一尊绝对权威。
二、履职担当精神状态总体较好,部分领导干部干事创业动力有所减退
对照习总书记赋予的“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使命新期待新要求,我省各级领导干部履职担当作为如何?我省各级领导干部能较好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干事创业总体动力充足,得到广泛认可。
关于工作负荷和精神状态,客观上反映了当前不同层级干部都承受着一定压力和困难。省直机关干部生活成本较高,对提高收入有较大期望;乡镇街道干部对“属地管理被滥用、权责不对等、督查检查考核多、追责问责压力大”等突出问题呼声强烈。
另一方面,少数干部自诩“佛系心态”,秉持“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原则,对个人前途看衰、对现有工作看疲,慢作为、懒作为,现有考核监督机制对其缺乏有效约束。
关于如何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充分调动干事创业积极性。从数据分析可见,榜样是无声的力量,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具有更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调动干事创业积极性具有关键作用。同时也说明,在当前经济状况总体较好的环境下,相比较于物质激励而言,思想教育、组织信任和精神激励更能激发领导干部的内生动力。
三、对形式主义等作风顽疾认识清醒,对给基层减负充满期待
通过交叉分析发现,省直机关及事业单位受访者认为“下基层调研搞形式、走过场”的比例最高,市县两级机关及事业单位、国企受访者认为“台账多、表格多、内容不实”的比例最高,乡镇街道受访者认为“责任层层下移,把‘责任状’当‘免责单’”的比例最高,达65.18%。这一结果表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我省仍有不同程度存在,必须客观认识、直面问题,切实把省委近期出台的各项整治措施落地落细,坚决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
在座谈交流中,不少乡镇街道书记反映,对基层提出的工作任务、工作指标要实事求是。一些地区动辄提出“大干快干” “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等要求,看似领导重视、工作力度大、任务完成快,其实有的工作(工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不论干什么事情,都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在个别访谈中,一些领导干部对“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深感忧虑,希望微信工作群、政务APP等“甜蜜的负担”能切实减下来。
四、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走在前列,对推进思想再解放心有顾虑
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浙江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浙江领导干部也一贯具有敢闯敢干的鲜明特点。我省各级领导干部普遍认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对浙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至关重要。
制约解放思想的主要原因是“不敢”,当前党员干部“怕”的思想仍比较严重,“怕出错问责”“怕无人为自己说话受责”“怕政策调整秋后算帐”,再加上新形势新任务对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导致不少干部滋生“求稳”心态,满足“维持”局面,不愿改革、不愿创新、不愿作为。在调研座谈中,有的基层干部表示宁愿守在任务不重、责任不大、风险较小的单位和岗位,不愿去安监、国土、环保、规划建设等“热门单位”。
不少基层干部反映,虽然我省已出台容错免责机制等一系列鼓励改革创新、为担当者担当、为改革者撑腰的举措,受到基层干部的欢迎。但在实践中,仍需进一步构建与纪法相衔接、问责相配套的试错区间、宽容空间和减压空间,大力破除“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现象,切实营造鼓励探索创新、宽容改革失误的良好氛围。
五、希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着力提高主题教育实效
在调查中,所有被调查者都认同新形势下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而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受访者意见不一,总体评价不高。在个别访谈中,有的干部直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以“会议学习、文件学习、培训学习”加“谈心谈话”居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规定虽然做到了,但针对性有效性不够,说服力、感染力不强,难以真正触动心灵、唤起共鸣,实际效果与期望值有较大差距。
绝大部分党员干部充分认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必要性,对提高主题教育实效充满期待。
结合以上调查分析,对下一步我省部署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出如下建议:一是突出首要任务。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根据当前党员干部学得还不深不透等薄弱环节,以各级党校为主阵地,加大集中培训和研讨力度。建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名师”库,分期分批“菜单式”开展宣传宣讲,引导党员干部真正领悟真谛、融入信仰、铸入灵魂。二是力戒形式主义。从主题教育活动自身抓起,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到“五不”:不提过多口号、不搞大张声势的活动排场、不设定形式大于内容的量化考核指标、不追求典型“盆景”的选树,不编报过多的简报信息。结合“基层减负年”,适时对减轻基层负担各项措施细化落地情况开展督查,切实让基层干部多些务实、少些事务,把心思集中到抓落实上,把精力聚焦到干事业、促发展上。三是创新载体形式。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化”等主题,组织开展学习讨论。结合主题党日活动,适当加大红色教育基地体验式教学力度。发挥省委党校阵地平台作用,重点打造一批有深度、有温度的“弘扬红船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精品课程,走进各级学习教育课堂。四是强化分类指导。从实际出发,突出简便易行、务实管用,根据不同领域、行业特点,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前提下,允许各地区各单位量体裁衣,提出切合实际的教育方案,不搞“一刀切”。五是抓好工作结合。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三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等主战场搞主题教育,总结表彰一批先进典型,让干部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目标,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六是作出浙江贡献。充分发挥革命红船启航地优势,用足用好南湖红色资源,以浙江红船干部学院为平台和窗口,服务好全国主题教育。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推动浙江党员干部思想大解放、改革再深化、行动大担当,理直气壮宣传宣讲好新时代浙江故事、浙江经验,为全国开展主题教育提供浙江素材、浙江样板。
王根土:省委党校研究室副主任
黄 敏:省委党校研究室主任科员
陈抒妤:省委党校研究室副主任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