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智库 科研动态决策咨询学术期刊科研制度
抓住G20峰会契机展示好杭州、浙江独特文化魅力的建议
发布日期: 2016-06-21 20:01:46 来源: 浙江省委党校 作者: 科研处

在迎接G20峰会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杭州市容市貌修缮改造基本完成,文化宣传工作进入关键时期。为此,课题组就“抓住G20峰会契机,展示好杭州、浙江独特文化魅力”提出以下建议,供杭州市、浙江省有关部门参考。

一、选取代表杭州、浙江文化特色的产品和资源,组织和动员有关部门做好G20期间的展示展演展销活动。

浙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居全国前列,譬如丝绸、茶叶、扇艺、越剧、青瓷、陶瓷、玉雕、木雕、篆刻、书画、刺绣等享誉海内外。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享誉海内外的特色传统工艺和独具杭州韵味的文化资源丰富,譬如王星记扇子、张小泉剪刀、西湖龙井茶、都锦生丝绸、胡庆余堂中药、西泠印社的篆刻书画等等。

建议杭州和浙江有关部门做好名优特色“中华老字号”、“浙江老字号”、“杭州老字号”优秀文化企业的组织工作,动员传统工艺和特色名优文化企业做好G20期间展示展演展销活动,提升对外接待能力和国际推广水平。

二、用好独具杭州和浙江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向世界展示其无穷历史文化神韵。

浙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化遗产众多,杭州的西湖和京杭运河(杭州段)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同时,浙江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具有217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杭州则具有3项世界级非遗项目,国家级非遗项目38项,省级非项目167项。建议峰会期间,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能体现浙江、杭州特色的文化项目,向世界来宾加以展示和展演。譬如,浙江有许多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戏剧,可组织越剧等特色剧团做好G20期间的演出活动;西泠印社的金石篆刻技艺、浙江的传统丝织技艺、越窑青瓷、浙派古琴技艺、铜雕技艺等都享誉中外,均应借力G20,做好技艺展示和文化推介工作。

三、提升文保单位和博物馆等文化窗口机构的对外接待能力和对外文化宣传水平。

浙江具有国家文化保护单位130家,其中杭州就有25家;杭州还拥有丝绸、茶叶、印学、南宋官窑、江南水乡、西湖、运河、良渚、湿地、刀剪剑伞等一批国家级博物馆,以及众多纪念馆和展览馆等等。这些文化单位是海外游客和嘉宾了解杭州和浙江的重要文化窗口。因此,提升文保单位和博物馆的对外接待能力,提升其面向世界展示浙江和杭州文化特色的水平,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博物馆等文化窗口单位,应准备好各国语言翻译人才,抓紧制作好世界主要语言的宣传材料,加强传统技艺的活态展示,为来宾体验和感受杭州文化的独特韵味提供服务。

四、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等外宾重要通道和窗口单位开辟特色文化展示空间,为杭州和浙江特色文化产品的展示展演展销提供平台。

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是峰会期间中外宾客的重要通道,也是他们感知杭州和浙江独特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建议在机场、火车站等外宾重要通道和窗口单位精心选择合适的位置,用来展示展演展销杭州和浙江的独特文化资源、文化节目、传统工艺、精品艺术品、名优名特产品等,使中外宾客充分感受到杭州和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

五、充分发挥艺术名家、工艺大师,以及文艺院校院团文化人才作用。

浙江具有一批文化名家、艺术大家,以及众多传统工艺大师和非遗传承人。在G20峰会期间,建议有关部门,组织好艺术家和工艺大师群体,将他们的工艺精品和艺术佳作展示给中外嘉宾,推动其艺术成果走向世界。

杭州拥有众多艺术院校和院团。譬如,中国美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浙江音乐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杭州艺术学校、浙江和杭州的越剧团、昆剧团、交响乐团、歌舞剧院等等。应积极动员和组织各艺术单位准备好文艺精品项目,向G20与会宾客展现独具浙江、杭州文化韵味的文化节目和文化活动。

六、为迎接G20峰会而设的各种文化展示项目,其中不少可以作为这个城市长久的文化展示展演展销基地,真正让杭州和浙江散发永久的文化魅力。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设计各种文化展示,不仅仅只是为了给出席G20的各国嘉宾看,更重要的是籍此提升杭州的文化品位和文化软实力。一些文化展示项目可以常态化,如在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的一些展示平台可以作为中国美院、中国音乐学院、西泠印社等文化单位学生、员工长久的实习基地;一些公共场所的文化展示、展销也要常态化。

此文为浙江省委党校课题组研究成果,供领导参考

执笔:张红岭  省委党校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