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智库 科研动态决策咨询学术期刊科研制度
补齐舟山水资源要素短板的若干建议
发布日期: 2016-12-04 10:47:55 来源: 浙江省委党校 作者: 科研处

舟山群岛四面环海、岛屿分散、与大陆分隔、山低源短库小、无过境客水,人均水量仅707 m³,只达到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3左右,全省人均水量的2/5。新区获批以来,随着产业和人口的快速集聚,作为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水资源要素保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与困难,亟待破解。

一、新区开发开放背景下水资源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一)海岛供水安全保障能力脆弱。目前,舟山年供水1.4亿吨,缺口数0.7亿吨。由于平原河网水面率低,调蓄容积小,降水调蓄能力偏低,造成降水集中时段水资源以洪水形式汇入东海,干旱季节又无水可用的局面。大陆引水和岛际配水工程的建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本地水资源不足的矛盾,但是配水管线需穿越航道、锚地等船只往来频繁的海域,面临安全上的风险。

(二)水资源可开发利用潜力有限。主要原因有:一是各岛屿水系不发达,多为一岙一溪独流入海河流,且降雨时间分布不均,水资源总量中可开发利用的部分较少,开发利用潜力已十分有限。二是各岛屿水利基础工程薄弱,舟山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75mm,平均拥有的水资源总量为6.92亿m³,但水利工程蓄水量只有1.76亿m³,且许多工程因基础配套不完善导致水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三是符合建库条件,可能作为水库选址的地方越来越少,涉及到的移民安置工作难度和资金投入越来越大,水源工程建设成本高。四是海水淡化成本高达每吨6.5元,产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三)海岛特殊地理环境导致治水难度大。舟山群岛现有水资源调配格局与区域发展布局不相匹配,部分岛屿水资源总量偏小,且缺少骨干水源工程。且节水、污水、排涝等基础设施共享性差,尤其是“台风涝水”灾害突出,加之海岛水务投资效益低,民间资本参与意愿不高。

(四)新区大开发带来水资源保障压力随着群岛新区加快发展,尤其是绿色石化基地等重大战略性项目,对水资源需求大幅度增加。据预测,到2020 年舟山市需水量达到3.15 亿m³,现状工况可供水量 1.45 亿m³,缺水量达1.7 亿m³,中长期水资源保障形势十分严峻。

二、“五水共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安全”问题

(一)坚持治污先行,治好源头活水以治污水为龙头,重点从三个方面抓源头治水。一是“清河静水”促进水岸共治。近两年平均每年增加蓄供水6000多万方,相当于大陆引水二期工程设计年引水量。成为全省首个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地市。二是动态监测推进陆海联动。常年对全市27个水功能区的63个监测断面进行水质监测。布设海洋环境趋势性监测站位66个、陆源入海排污口监测点21个。三是水源治理提升饮水质量。实施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治理,对每座饮用水水源地水库制定“一库一策”整治方案。

(二)坚持外引内造,增加水资源总量近年来,舟山市通过多措并举增加水资源。 一是建引水工程,破资源之困。从宁波姚江引水,引水流量3.8 立方米/秒,年均引水能力0.88亿立方米,建成7项舟山本岛和附近重要岛屿之间跨区域引水工程。二是“造节并重”,提升供水效率。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23个,海水淡化能力达8.29万吨。运用市场机制采取租赁、承包和补偿三种模式把农业用水转向城市供水,2014年顺利通过国家水利部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验收。三是“建管并重”除洪涝隐患。两年来,共完成18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海塘河堤加固69.7公里;完成改造城区积水点4处,建设雨水管网82公里、清淤排水管网800公里。

(三)坚持常态长效,推进治水制度化。全面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覆盖全市的“用水总量、用水效率、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

三、增强舟山水资源保障能力的若干建议

(一)支持舟山扩建“大陆引水”工程具体要求为:(1)舟山“大陆引水”三期工程静态总投资251040万元,舟山自身财力有限,希望省里能加大资金补助及技术支持力度。(2)随着宁波城市建设的拓展与推进,姚江取水口李溪渡的周边居民生产生活活动逐渐增多,大陆引水的水质将受到影响,建议省里统筹浙东饮用水资源配置,确保舟山提升引进饮用水水质。(3)帮助解决大陆引水成本高问题,对舟山实施特殊支持政策。

(二)支持舟山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建议支持舟山按照全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试点城市建设要求,因地制宜谋划建设舟山本岛海水淡化、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六横岛、衢山岛等海水淡化等项目,扩大海水淡化规模,缓解海岛用水压力。同时,支持相关科研机构加大研究力度,提升海水淡化水质,降低产业化成本。

(三)支持舟山推进“库河联网”工程。支持舟山在加快建设蓄水水库和整治河道的基础上,根据海岛特殊地理位置,推进“库库联网”“库河联网”“河河联网”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原水管道、泵站等设施建设,实施翻水入库、水库联网,加强水库、河道综合治理。

(四)支持舟山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建议支持舟山实施《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水资源节约保护与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支持舟山深化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多元化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建立健全水资源配置市场化机制。建议出台支持海岛地区更高层次的水资源配置以及海水直接利用、中水回用、再生水利用、雨水收集利用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的鼓励政策。

 

此文为浙江党校系统智库研究成果,供领导参考

孙建军  舟山群岛新区政研室副主任

何  涛  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研究院经济发展研究部副部长

季扬沁 舟山市委党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