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更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时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我们组成“浙江在校大学生对党的信任度”专题调研组,在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共8所高校进行,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42份,有效回收率达97.5%。本次调查可信度的相关系数为0.93,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浙江在校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度。
一、浙江在校大学生对党的信任度基本情况
调查显示,浙江在校大学生对党的信任度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乐观、令人担忧的问题。一是对党的理想尤其是最高理想不够坚定。二是对党员的先进性和义务不太清楚,相当一部分同学不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三是对党执政能力持怀疑态度。在调查总数中,高达30%的同学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质疑,具体表现为,20%的同学认为党只能暂时执政,对党长期执政下去没有把握。四是对中国现状不够自信。
二、浙江在校大学生对党的形象评价状况
大学生对党的形象正面评价是主流,但也存在一些负面评价。与对党的总体形象评价良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对党的具体形象评价中,情况不容乐观。一是通过对身边党员干部的具体形象评价显示出当代在校大学生对党的总体评价不高。二是通过对党的历史领袖人物的评价可以看出当代在校大学生对维护党的形象不够重视。
三、提高在校大学生对党的信任度的对策建议
守住底线,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必须在确保中央和教育部有关“两课”科目和课时、教师配备数量的基础上,加强“两课”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创新“两课”教学方式,注重结合实际,增强师生互动,最大可能提高课堂讲课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拓展和规范课外社会实践课。
增强导向,加强文化校园建设,营造高校良好政治生态和舆论环境。高校的党团组织要加强对学生活动的引导,特别是在建党、建国等重大纪念活动的节假日,舍得投入时间和财物,广泛动员和组织学生开展主题鲜明的文化活动,实现寓教于乐。
形成合力,健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高校党委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政课、形势政策课、意识形态工作、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和监督,党委宣传部要加强协调和具体组织工作,纪委要把这块工作列入政治监督范围,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遇到重大情况,要向上级党委汇报。高校校长、副校长以及学生、教务等重要行政部门在贯彻中央、省委和校党委决策部署时,特别是在落实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任务时,要态度坚决、措施有力,在科目、课时、学分、课酬、考核、评奖、评估、人才引进、职称职级评定等安排和环节上,要落到实处,不打折扣。
此文为浙江省委党校课题组研究成果,供领导参考。
(课题组负责人李泽泉,省委党校进修一班学员、浙江科技学院纪委书记; 成员:浙江科技学院思政教师张掬婴,建工学院大二学生朱士良、汪梦蝶、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