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智库 科研动态决策咨询学术期刊科研制度
深入推进五水共治 促进“两美”浙江建设
发布日期: 2014-06-26 14:45:15 来源: 浙江省委党校 作者: 科研处

近期,我校举办了全省“五水共治”专题研讨班,学员们结合实际,围绕我省“五水共治”工作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正确认识“五水共治”的重大战略意义

  “五水共治”是倒逼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战略重点,须结合实际找准开展“五水共治”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二、推进“五水共治”的热点、难点问题

1、治污水既是“五水共治”的重点,也是难点问题。学员们认为,“五水共治”首先要打赢治污攻坚战。一要淘汰落后产能,搞技术改造,减少五水产生量;二要兴建污水处理厂;三要进行河道疏浚、清淤,打通断头河。要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三年明显见效;五年基本解决,全面改观;七年基本不出问题,实现质变”的要求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2、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是“五水共治”的主要抓手。落实“五水共治”规划,需要建设一大批项目,如河道整治工程、污染减排工程、防洪大堤工程、城市排涝工程、饮用水引水工程等,要做好科学论证,各级参与。

3、技术创新是“五水共治”的核心环节。一是要重视“五水共治”工程技术的突破,二是要重要监测技术的突破,还要重视统计技术的突破。

4、统筹兼顾各方关系是“五水共治”的基本原则。学员们普遍认为,“五水共治”工作必须统筹兼顾各方面关系。一是在治理“水中”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利用水资源对“岸上”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是在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利用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自然修复手段,有效治理各种水环境问题。三是在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解决洪涝台旱、区域性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等水利问题。

三、建立“五水共治”长效机制的主要措施

1、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五水共治”的根本。一要加强产业结构优化整合。二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引领浙江经济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三要认真落实产业发展政策。四要全力推进节能减排。

2、推进“五水共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五水共治”必须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形成合力。首先要积极探索“政府引领、市场运作”模式,其次要不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三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3、更好的发挥党委政府在推进“五水共治”中的主导作用。学员们普遍认为,党委政府要梳理与整合相关职能,建立职能相对集中、职责相对明确、层次相对分明管理体制,改变过去“九龙治水”的困境,尤其是党政一把手要把“五水共治”工作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要把平台建好,要把服务搞好,要把好事办好,要把氛围造好。